霸王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上红河谷中太阳城元江的个理由 [复制链接]

1#


  


  生在元江、长在元江,听过元江、来过元江,奋斗在元江,旅行在元江,品尝元江、观察元江、享受元江,爱上元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元江。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爱上元江的理由,不如先闻闻空气中的味道,吃吃元江的水果,蒸蒸免费的天然桑拿,看看元江的美女,听听市场上那熙熙攘攘的声音,你会爱元江的一街一景、一草一木、一果一花和元江的过去、现在、将来,甚至爱元江人爽爽脾气、元江火辣辣的天气。我们为什么爱元江?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下面,我总结了爱上红河谷中太阳城—元江的个理由,分地理气候、物产、人文、景观、生活五个篇章为您解答,或许你爱上元江的理由就在其中。其实爱元江的理由何止个,或许爱元江,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地理气候篇


  1、元江—一条流域宽广的河流。元江是云南省六大水系之一,上游礼社河出巍山县,在三江口接纳东侧支流绿汁河后始称元江,东南流至河口入越南境后称红河,到河内流入太平洋的北部湾。流域平均宽度约公里,由于云岭余脉分成无量山和哀牢山脉南延,低纬度高原元江两岸的横断山脉深度切割的特殊地貌造就了地形封闭的红河谷。


  2、元江—一条穿越历史的国际河流。元江流域属国际河流,除农业少量耗水外,江水经越南流入南海,年出境水量为亿立方米,占河口入海水量的40%,占中国入海总水量亿立方米的2.8%。


  3、元江—一个以河为名的城市。清光绪《全滇纪要·疆域纪要》第一元州直隶州“河道”称:“礼社江流至鄂嘉后即为元江,盖即州名所自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境内元江为名。元至元十三年(年)立元江万户府,明洪武十五年(年)改元江府。清乾隆三十五年(年),改为元江直隶州。年改为元江县,年8月成立元江县人民*府。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4、元江—红河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红河谷中平坝面积不到5%,河道均蜿蜒于峡谷之中,元江坝是红河谷中最大的平坝,是全省最大的干热河谷盆地,元江县城宛如红河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许多人把它称作红河谷中的太阳城。

 5、昆洛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转运站。昔日从昆明经普洱、思茅到打洛的“官马支路”路线为:思茅北上,经普洱——磨黑——通关——墨江——元江——青龙厂——扬武——峨山——玉溪——呈贡——昆明,马帮行程20天,华里;由思茅南下——经普藤坝——官坪——勐养shy;——车里——佛海——打洛,马帮行程8天,华里。当时,老元江人把元江东门街形容为纽约的华尔街,如今,走在老老的东门街,仿佛还能听到马帮的铃声,触摸到客栈老板娘手心的温柔。


  6、茶马古道上的“天下茶仓”。元江干热的气候条件为普洱茶的发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年1月,在云南元江建立大型普洱茶库得到国内从事茶叶科学、教育、营销的9位专家论证认可;当年9月,由云南30余家行业组织、企业、自然人共同发起和组建设计储量为1万吨的“云南天下茶仓”——普洱茶存茶主库设于元江,分库设于思茅和昆明。或许,你喝过的普洱茶汤中就有元江的味道。


  7、现代交通干道上的重要驿站。处于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昆曼国际大通道和楚河(楚雄至河口)经济干线的交叉口上,是昆玉红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距昆明公里,从昆明出发3小时即可到达,即将建设的昆明至磨憨铁路穿过元江,元江成为现代交通动脉上的重要驿站。


  8、焚风。红河谷中有一种称之为“火焰山”奇特的风——焚风,使气候变得火热而干燥,一旦有焚风过境,气候将变得火热而干燥,就好像是干蒸桑拿一样。增温会让作物和水果早熟,强大的焚风可造成干旱和森林火灾。焚风是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0米,温度平均升高6.5摄氏度。这就是说,当空气从海拔四千到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0度以上,使凉爽的气候顿时热起来,这就是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的原理。


  9、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崇山四面锁孤城,城门隐隐江流热。元江县城海拔米,年均气温24.6℃,极端最高气温43.1℃以上,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3mm,蒸发量毫米以上,干湿指数远远低于南非的开普敦。


  10、太阳城。元江县是云南省太阳能资源较佳开发区域之一,境内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兆焦每平方米之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是名副其实的太阳城。喜欢太阳的人们,元江是个想来就来的城市,因为元江的太阳不放假!


  11、天然温室,冬季繁育基地。咸丰末知元江直隶州名宦李玲仪书:春韭秋逾茂,东瓜夏未稀;共言园圃暖,不见霜雪飞。元江冬季无霜且无台风的气候,成为了国内育种科研机构的良好加代繁殖基地。


  12、一条绚丽多彩的红河谷。这是一条孕育生命的河谷,是满载精神家园的河谷。春天的红河谷是一条开满鲜花的河谷,火红的木棉花、艳丽的凤凰花、洁白的茉莉花迎风摇曳。夏天的红河谷是一条绿意盎然的河谷,夏天的雨水滋润了干旱已久的红河谷,万物在难得的雨季中迅速成长,插根扁担会生根,插根筷子会发芽,红河谷成为了生物成长的殿堂。秋天的红河谷是绚丽多彩的河谷,秋风把树叶染成了不同颜色,红的、黄的、紫的,这里一丛,那里一丛,装点着整个河谷,仿佛是一副绚丽多彩的油画。冬天的河谷依旧是暖暖的风景,黄黄的草地上长着的不同品种的稀疏灌木,落叶的灌木和长绿的各种树木和谐相处,是一副以金黄色为底色的自然风景油画。


  13、全国高温日数最多的地方。年吐鲁番曾创造天高温纪录,但年就被元江的天迅速打破。年,元江高温日数再创新记录,达到了惊人的天。同时,元江也是高温天气最早到来的地方,气象资料显示,元江常年平均首个高温日是3月10日,最早曾经在年1月31日出现过35℃高温。年2月28日至3月4日,最高气温超过35℃,也将年最早高温的“头衔”收入囊中;4月中旬至6月初,元江连续高温天气,38℃以上的高温日数达40多天,40℃以上的高温日数达32天,6月4日极端最高气温43.1℃,打破了年5月27日的42.5℃历史记录。


  14、夏天到元江来桑拿。元江的热与其他地方的热不同,元江的热,热得舒服,热得畅快。夏天,行走在元江,元江是热而不闷,呼吸极为畅快,流汗却不潮湿。感觉全身毛孔是张开的,汗在毛孔中畅快流出,在背夹、心窝、额头上形成一股股“溪流”,感觉身体内的废物即被排出,皮肤感到光滑无比,出汗了却感觉不到身上腻,出汗后的舒畅让你感觉到在元江享受了一场天然免费桑拿!


  15、冬天到元江来避寒。元江冬季的平均温度在16摄氏度左右,最低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被誉为“天然温室”,如果你想有温暖的冬天,那就做一只候鸟,到元江来吧,只要一件外衣就可以度过整个冬天。


  16、丰富的风能资源。由于元江地处低纬高原,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多样,属季风气候,冬夏半年各受两种不同的大气环流影响,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目前元江境内正在建设羊岔街风电场。旧时,元江冬季肆虐的狂风和彪悍的元江婆娘、满城乱跑的母猪被称为旧元江“三恶”,近年来,元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满城风沙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


  17、一江二河。古云:“元江有三子,两个挣子、一个败子”,两个挣子指清水河、南溪河,对灌溉元江坝有水利,故褒称挣子;一个败子指红河,只有吞蚀城市淹没耕地而无水利,故贬称败子。也有“江外河底,鱼肉白米,大河送柴,小河送米”的鱼米之乡的美称。如今,投资2.5亿元的“一江两河”防洪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同时,将依托河堤建设滨江路和河滨路,在元江坝形成“元”字结构的城市框架,元江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干热河谷滨江生态城市。


  18、元江国家基准气候站和水文站。元江国家基准气候站建站于年,每年为国家提供了元江干热河谷地区的气象资料。元江水文站于年5月21日由云南省农林厅水利局设立,为红河流域元江干流控制站、一类精度站,国家重要水文站、中央报讯站、国际报讯站以及国家水质监测站,主要是收集元江干流信息,掌握出国境水量、水质信息,为下游国家(越南)及地区的防汛抗旱服务。


  19、国内首个干热河谷生态观测站。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在普漂建有国内首个干热河谷生态观测站。


  20、一条具有热带稀树草原风光的河谷。在云南众多的河谷中,它因奇特的风光被大家称为“飞地”,意为飞来之地,也有人称“非地”,意思是具有非洲景观之地。如果你去不了非洲看草原,那就来元江看奇特的红河谷热带稀树草原风光吧!

物产篇


  21、一年三熟,富饶之地。咸丰末知元江直隶州名宦李玲仪书:早稻夏先熟,初秋又载秧。耕耘与割获,农有四时忙。


  22、丰富的生物资源。元江拥有野生动物资源多种,农作物资源种,经济作物资源种,林木资源多种,药材资源58科87属多种,花卉品种资源61科种。


  23、芒果之乡。来到元江,你可以见到红的、绿的、黄的,圆的、扁的,长的、短的,酸的、甜的,软的、脆的,夏天熟的、冬天熟的、一年四季都开花的……各种芒果,种芒果品种让你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芒果的芬芳,有10万多亩芒果面积,还制定了芒果行业标准-《元江芒果综合标准三年芒品种》,元江是名副其实的芒果之乡。


  24、菠萝蜜。以味甜如蜜、香气浓郁、果实奇大而出名,菠萝蜜也叫“树菠萝”、“木菠萝”,还被称为热带“水果皇后”。佳果何年海外传,香似龙涎落南滇;中原不识此滋味,空看唐人异木篇。喜欢你的魁梧高大的身材,想念你的坑坑洼洼的外套,想念你甜甜的果肉,想念你果核怪怪味道,县城街道上四季常青的蜜多罗树让人萦牵梦绕,那累累硕果更是元江人难于忘怀的乡愁!


  25、红心火龙果,以艳丽脱俗的外表和多汁美味的果肉迅速征服了消费者的视觉、味觉,元江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火龙果种植基地。


  26、茉莉花茶。茶,你闻着花香,踏香而来,与茉莉尽情厮守,只为在与水相遇的刹那,告诉人们,茶和花曾经的故事。元江茉莉花开得极早,极为茂盛,花枝上层层叠叠的开满了洁白的花朵,产量高、花蕾大,全国第二、全省最大茉莉花种植基地让清香飘满了整个县城,摘一朵在手心,那花香磬人心脾。或可採几朵,放入茶盒中,让茉莉与茶厮守一夜,第二天,一盒鲜香醇厚的茉莉花茶就功成名就了,泡上一壶,就可以慢慢品味茶和花曾经的故事。


  27、荔枝。红尘看一笑,妃子想当年。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色香味全失,即使是如今再好的保鲜技术,要在四月品尝荔枝酸酸甜甜的美味,还是要到元江来,体验当年杨贵妃倾国倾城一笑的开怀。


  28、甘蔗林,记录了元江人成长的记忆。儿时的迷藏、零食,少年时青涩的初恋,而今的幸福甜蜜,都融入了流淌着蜜的甘蔗青纱帐。


  29、炎海槟榔盛。雍正朝知元江府名宦胡承磷书:白傅栽花东涧上,苏公植柳在西湖。下车身到罗槃甸,只要槟榔树不枯。瘴烟漠漠雾茫茫,二月开花十里香。若要秋来多结食,种时须种母槟榔。


  30、凤凰花大道。因为元江天气的热烈,演绎了凤凰花惊世骇俗的美丽容颜,元江的凤凰花开得妩媚浪漫,灿烂夺目,想在开满凤凰花的路上和爱人一起慢慢变老,40公里的元江至红河凤凰花大道让你的梦想变成现实。


  31、红河谷中开得最早的花——攀枝花。春节刚过,花蕾在枝头上一天天变大,用它的火红提示着人们,红河谷的春天来了。食堂的院子中就有一棵攀枝花,花开了,不过几天,艳丽的花就落下来了,时不时就会落到碗中、盆中、锅中,虽然是砸得汤水四溅,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我们戏称是加菜,因为秀色可餐,吃饭的心情大好。花多的时候,捡了攀枝花,去瓣,用花蕊做菜,吃得满嘴花香;花少的时候,拣朵最艳丽的,放在办公室上,累了,看一眼,心里就荡漾着小小的快乐;或者放在床头柜前,伴着春天的气息入梦。


  32、金光大道。进入初冬时节,金光菊在元江温暖的阳光下盛开了,这是一种可以用作绿肥的植物,在大水平至东峨公路沿线一带,农民随便把它种在路边,暨做绿肥,又当做篱笆,花开了,绿叶伴着金黄的花开满了公路的两侧,一条金色的景观大道呈现在人们眼前,总有人忍不住停下车,闻闻花香,过过眼瘾。


  33、漫天遍野的桃李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在每年的春节前,元江南溪河、东峨一带的桃李花就盛开了,如雪的桃李花开满了几个山坡,整个河谷仿佛下了一场春雪。


  34、紫荆花。花开花落是及其自然的现象,但元江的紫荆花却开得壮丽,落得让人怜惜。元江的紫荆花是在元江最冷的时候盛开的,青绿色的叶子把紫红色的花儿衬托得格外艳丽,漫步在开满紫荆花的林阴小道上,心情格外爽朗。因为元江夜晚有风的原因,紫荆花瓣总是在夜晚纷纷落下,在一个月高风清的夜晚,在月光和摇曳的路灯下,我发现紫荆花瓣纷纷飘落下来,好像一场紫色的大雪,紫红的花瓣一层又一层地覆盖在地面上,活像在上面盖了一块紫红色的地毯,看着满地的鲜花,真的不忍睡去,不想错过与紫荆花灿烂容颜,因为,醒来,它将不在!


  35、观音山上红杜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中杜鹃始盛开。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元江县咪哩乡甘岔村观音山上有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杜鹃数百株,主要以花色红艳的马缨杜鹃为主,是元江县境内面积最大、景观最壮丽的野生杜鹃林之一。


  36、辣木。被称为“奇迹之树”、“万能植物”,因与辣木原产地北印度同处地球北回归线,造就元江成为中国辣木品质最好的地区之一,元江年引进辣木树种植,是全国最早种植辣木的地区之一。因习近平赠送古巴老卡斯特罗辣木种,辣木因此名声大噪。


  37、蝴蝶。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为红河谷一年四季的春色满园,它宁愿早点破茧而出,装点七彩云南的蝶园。元江已经成为全省最大蝴蝶繁殖基地,一年四季可进行蝴蝶繁殖。


  38、猪街茶,是普洱茶名种“元江糯茶”、“元江特大叶茶”。云雾缭绕的哀牢山,好山好水出好茶,站在云端,喝一口名扬已久的猪街绿茶,让浮躁的心变得温柔与恬静。


  39、元江鲤。元江鲤是我国多种杂交鲤鱼的重要父本材料,曾被全国许多地方引种,全国知名鱼类,云南六大名鱼,元江境内有6平方千米元江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目前已经成为元江的地理标志产品。


  40、水稻的祖先——野生稻的家园。境内发现有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是云南已发现的三个野生稻发现点之一,建有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湿地国家级保护点。


  41、中国野生芦荟。《辞海》记载:芦荟产于非洲亚热带,我国云南元江有野生,元江是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最适合种植芦荟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芦荟种植基地。


  42、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我国干热河谷最典型的河谷型萨王纳植被、较完整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丰富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年,经国务院批准,元江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被云南省*府列为禁止开发区。


  43、全国第二大镍矿床,镍矿蕴藏量约53.3万金属吨。


  44、中国极品红宝石的故乡。元江沙枯、南满的宝石矿是中国境内最好的宝石,很想每天都去,捡一块,给自己最爱的人。


  45、天然氧吧。全县植被覆盖率62.9%,森林覆盖率41.5%。元江县已经成为玉溪市空气质量最优的县区。

人文篇


  46、灿烂的元江中游青铜文化。元江出土了富有南方特色的战国时期铜鼓和羊角编钟,真实地记录了多年前中原文化与古滇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的历史。


  47、哈尼故里罗槃国。为传播“罗槃国”文化,第七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年在元江开幕,来自9个国家的多名中外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48、哈尼十月年。金秋“十月”的哈尼山寨,忙碌了一年的哈尼人家杀猪庆祝丰收的喜悦,在外漂泊的哈尼小伙姑娘踏上回家的路与亲人们团聚共饮一杯,共同欢庆哈尼十月年。


  49、九祭献。一年一次,在唢呐、锣鼓的喧闹中,在蔑桌、蔑帽、农具的舞蹈中,把哈尼的传说歌唱。


  50、“哭嫁歌”。在喜庆的日子,哈尼姑娘,你却哭得那样的忧伤;父母和兄弟姐妹啊,今天我将出嫁,我不想离开你们;啊妹,姊妹唱首“劝哭歌”,让我们憧憬幸福生活!


  51、彝族火把节。盼着像火把一样燃烧的激情,陶醉在火花映天的画卷里,日子在火的节日里浅醉翻新,在火把节狂欢中品味与回味相约的日子,奔走在时光中。


  52、“库斯”。“库斯”是元江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庄稼都收拢归仓,宰了肥猪,弹起四弦唱起歌,弹起烟盒跳起舞,这是一个狂欢庆祝的时节,彝家儿女欢迎大家一起来过年。


  53、傣族花街节——“神秘红河谷浪漫情人节”。赶花街、看美女、品花宴、喝美酒、赏情歌,浪漫花街。想念每年一次的花街,梦回斗笠下花腰傣小卜少的婀娜多姿、曼妙的花腰风情,难忘与青春的那段邂逅,让你醉在元江不想走。


  54、雄狮舞。“花街人如海,舞狮击鼓忙;江上波涌月,华灯耀边城”,打起牛皮鼓,吹起唢呐,舞起傣家幸福的新生活。


  55、芦笙舞。“吹起芦笙跳起舞”,让我们走进苗家“花山节”,聆听久远的苗音,一同跳起快乐的芦笙舞吧!


  56、金芒果节。盛夏的元江,芒果飘香引人来。金芒果节已经成为元江的一张重要名片。吃芒果、泼水、啃牛脚、游梯田、看婚俗,参与芒果公主评选,让红河谷的激情在太阳城浓浓的果香里荡漾。


  57、因远“三月会”。迎“本主”,“天子会”,耍起白族的霸王鞭,尝尝因远不一样的米干和汤锅,因远“三月会”让你流连忘返。世居因远的白族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民族语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享有“民淳地秀”、“俗尚敦厚”、“文治光华”的美誉。工艺精细、色泽鲜亮、口嫩润滑的米干,是其最具有特色的食品。


  58、哈尼长街宴,彩虹当桌、蓝天当布、彩云当菜,唱起哈尼酒歌,让乡情爱情亲情醉倒在云间。


  59、棕扇舞。在云海梯田之颠的哈尼棕扇舞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0、烟盒舞。“听见三弦响,脚杆就发痒”,彝家儿女用烟盒舞动大山的舞蹈。


  61、因远白族“洞经古乐”,流落民间的皇族音乐。


  62、永历帝与元江。公元年,大明末代皇帝——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率领的清兵追杀,在逃往缅甸途中经过元江,其所居住的庵被称大明庵,意即大明皇帝安身之处,县城南部10公里天宝山上有遗址。


  63、那嵩的传说。明朝时期,那氏是元江十七任世袭土司,那氏王朝在元江苦心经营了余年,那嵩抗清的故事在元江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那嵩父子率元江数万*民奋起抗击外敌入侵的义举,永远在元江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4、马汝为。清代有名的“滇中四杰”之一,“书法右*”、“诗宗涪翁”,令人“得其遗墨竟宝之”。今有学者评价马汝为的书法“如同王羲之的书法那样具有铁画银钩、隽永秀丽的特色”;而称马先生诗词的艺术风格和韵味“如同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诗词那样清新自然,具有托物言志、寄物寓意、旨深意远、内蕴无穷的特色和魅力”。


  65、杂交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元江。据袁隆平生平记载: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年1月2日,遇5级以上地震,仍然坚持繁殖试验,直到收获。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做杂交。元江为杂交稻的成功育种做出了贡献,并载入了史册。


  66、植物学家蔡希陶与元江。据元江县志记载:年3月中旬,蔡希陶到元江考察热带植物;从非洲加纳、马里等地引进牛油果、阿拉伯树胶在元江种植。


  67、傣锦。元江傣锦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就有“知染采文绣,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的记载,是穿在身上的文化,民族智慧的结晶。


  68、土锅寨的“土锅”。土锅寨世代居住的彝族仆拉人在这里用最原始的制陶技术和制陶工具生产元江有名的陶瓷制品——土锅。


  69、白族根雕。白族根雕大师李元生用小小的刻刀传承民族文化。其作品《九龙传说》、《人与自然》、《九龙十八宝》、《送子观音》、《云南映象》、《红塔兴玉溪兴》、《寿星》等一系列特大型根雕作品栩栩如生,很具有收藏价值。


  70、一块充满希望的红色土地。解放战争时期,元江是共产*在滇南(滇越铁路以西)地方武装力量的策源地、根据地和主战场,小柏木**干部训练班、撮科起义、朋程建*等历史事件使元江成为一个革命老区。


  71、元江阻击战——“中国大陆最后一战”。年1月21日至23日,元江两岸发生激烈战斗,解放*野战部队在边纵部队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活捉了国民*陆*副总司令汤尧及第8**长曹天戈、参谋长杨也可等高级将领,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一战斗的胜利,宣告了国民**队在中国大陆已被彻底消灭,国民*反动派已彻底垮台,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72、哈尼枭雄“咪哩王”李和才。走进咪哩乡李和才故居,可感受一代哈尼枭雄“咪哩王”李和才从乞丐到土司再到省部级干部的传奇一生。


  73、见证中国岁月的红光农场。为安置反右派运动中下放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年,红光农场在元江坝成立,元江人民让出了交通方便、水土肥沃的近2万亩土地,成为了右派运动中下放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温暖的家,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等一大批知识分子曾经在红光农场度过了难忘的青春。


  74、漂泊游子的家——甘庄、红河华侨农场。为安置来自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归难侨,上个世纪60—70年代,元江划出土地近1万多亩,成立了甘庄和红河两个华侨农场,安置了五千多名侨民,让漂流在海外的同胞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他们有了一个永远温暖的家。侨乡的美食和风情已经成为元江一道靓丽的风景!

景观篇


  75、它克崖画。穿越时光隧道,和年前的人类一起舞蹈,历经多年风雨而未磨灭的原始文化珍品——它克崖画。


  76、龙池书院。在年前的元朝大德年间,元江那氏土司在此建立了当时云南三大书院之一的“龙池书院”,与丽江木氏的万卷楼、顺宁猛氏的聚书楼三足鼎立云南,吸引了众多学子不远千里携家带口而来,边读书边种地,聚居在龙潭东面而形成了一个村落,它就是它克。


  77、普陀岩。清道光元江知州广裕写诗赞美说:“嵌空一壁挂晴霞,二十余峰耸翠华;绝顶洞天人迹少,往来多是白云车;云接双虹一窍开,中藏丹炉起青苔;空传羽士乘鸾去,不见仙人化鹤来;再转羊肠几万里,玉台山上访仙踪;山腰云气铺成海,想见如来第一峰;上到危峰欲尽头,诸天环供万山秋;层层岭岫归双眼,坐啸清风已倦游。”


  78、元江者戛白塔。云南塔之十六,宛若铁柱,似笔插天,又名文笔塔,远眺元江,恰如江边一叶孤舟,故曰:“铁柱练孤舟”。“因江水汹涌,建此塔以镇水患”。此处为元江八景之一,称“南岗塔影”。


  79、万亩天梯胜景。元阳梯田甲天下,那诺梯田胜元阳。壮美的元江哈尼云海梯田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80、元江莲池公园。由水面和仿苏杭古园林建筑群组成,四周有围栏环绕,亭楼水榭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瓦,与水色相一致,热带树木芒果、糖棕环列,是元江人民生活中的休憩场所。“莲池”为明末元江士知府那嵩起兵抗清时总兵(官)许名臣遇难处,年云南总督蔡锷立有“前明总兵许名臣将*成仁处”纪念碑一块。


  81、南岳古柏。清光绪年间任元江直隶州州官赵心得曾诗云:魏然古柏伴琳宫,翠盖亭亭耸碧空;老干饱经千岁雪,枯枝横舞九边风。未逢廊庙工师选,犹任乡间报赛功;诸葛祠堂有遗植,蜀滇相望两葱笼。


  82、天子庙。时任元江县第十五、十六届人民*府县长王志新曾诗云:悠然南岳山,千年古柏茂;圣灵天子庙,祐庇八甲饶。


  83、妙莲寺。校有古刹,园中妙寺,佛法传播智慧,学校教授知识,时庙时校、亦佛亦教,能度能育,“农家子弟读书郎”,千百年来,因远妙莲寺里走出了数不清的白族学子,至今它还幽幽地散发着智慧的馨香和知识的芬芳。


  84、甘庄城,比昆明拓东城还年长的城。甘庄自古就是“扼守元江之险要”,南诏王阁罗凤认为以此为中心,向西可进南诏国腹地,向北可抵拓东城,向东可顺江而下直达安南交趾,向南可挥师中南半岛的骠国,为实现他开疆拓土、霸图中国西南的雄心,建设了甘庄城,甘庄城比昆明拓东城老10多岁,并曾经担负起南诏开疆拓土这样深厚的历史使命。


  85、漫漾湖,元江人心中的未名湖。湖虽小,凝聚了几代元江人的青春情结。


  86、澧江大桥。晚饭后,元江人最爱去澧江大桥上坐着穿桥而过大水管纳凉,虽然空调和电扇等走入千家万户,但许多人还是喜欢夜晚坐在冰凉的水管上,吹着河风,聊天,赏夜景。


  87、彩色膏林。奇峰异石好景致,无限风光在膏林,可与陆良彩色沙林、元谋土林媲美。


  88、苇絮。每年十一月前后,白色的芦苇花絮铺满绵延几十公里红河两岸的河滩,似覆积雪,如盖锦被,蔚蓝色的天、碧绿的河水、鹅毛般飞舞的苇絮,宛如来到了江南水乡。游人清风故人吟诗“斜阳遍染红河滩,苇絮醉舞晚风间。又是一年花飞时,独伴江声自翩跹……”


  89、桥。“要上元江桥,先把马尾拉”,古时,江桥系用铁索横贯两岸,上铺木板,行于桥上,好像跳舞,摇摆不定,桥下江水滔滔,向下望则目为之眩,因此,为安全起见,过往人员都拉着马尾而过。如今,红河之上的世界第一高桥、澧江大桥等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90、高山水库群。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元江走出了一条“山头蓄水、山腰发电、山脚灌溉”可持续之路,已修建48个大、小水库,水利化程度达63.8%;建成大、小水电站25座,全县通电率达%,属全国首批初级电气化县。羊岔街高山水库群周围是数十公里无人居住的森林,一类水质为县城饮水提供保障,水源充足,在元江,你可以感受用矿泉水冲厕所的奢侈。

生活篇


  91、一个荡漾着民族气息的文化之城。每周二晚上八点,位于元江莲池的元江讲堂按时开讲,呼吸着荷香,元江本土文化人为你娓娓讲述元江的历史、文化,任何人都可以在大碗茶里解读元江、品味元江,感受元江的一场人文历史的盛宴。


  92、一个全民运动的健康之城。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在体育运动中取得名次,尽管岗位需求与篮球毫无关系,但当时单位招工必备条件是必须会打篮球,元江成为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县也因此成为顺利成章的事。因为元江具有较好的低海拔气候特征,可以为高原运动员进行赛前训练提供低海拔热气候适应的环境,因此,元江成为云南省低海拔训练基地。太阳城广场是元江民族音乐和健身运动交融汇合而形成的欢乐海洋,烟盒舞、棕扇舞、民族健身操,老的、少的、年轻的,男的、女的,都能在广场上找到适合的锻炼项目。漫步太阳城广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就不是传说。


  93、一个荡漾着节日气息的欢乐之城。元江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和睦共处的民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规定了哈尼十月年、彝族火把节、傣族花街节各放假3天,每年的自治县成立日放假1天,元江每年比其他地方要多放假10天,再加金芒果节、因远“三月会米干节”等节庆,元江可谓被节日包围,节日期间,吃水果、蒸天然桑拿、啃牛脚、游梯田、看婚俗,看美女、品花宴、闻花香,喝美酒、赏情歌,让你醉在元江不想走,让你想念每一次的元江之行。


  94、一个飘荡着醉人酒歌的幸福之城。在这个热闹、喧嚣、梦幻的城市,无酒不成席,无歌不成宴。在元江,在红河谷不夜天的夜晚,比酒还醉人的是酒歌,热烈、神奇的哈尼、彝族、傣族酒歌让你觉得酒醉也是一种幸福。在某个休闲的夜晚,约几个好友,听听元江本土创作《红河之子》、《快乐哈尼》、《美丽元江等你来》、《走进元江》、《醉美元江》……等歌曲,光着膀子,狂饮啤酒,在大汗淋漓中体验超级桑拿,释放着元江人想家的情怀!


  95、一个可以看着花开,闻着花香,尝着花味,听着花落,做着花梦生活的芳香之城。县城有种植凤凰花、三角梅的元红大道,种植榕树的文化路,种植菠萝蜜的向阳路、淇水路,种植橡皮树的天宝路,种植芒果的永胜街、兴隆街、香江路,种植清香木的同吉路,种植槟榔树、椰子树的兴元路,种植黄槐的平安路,百花盛开的太阳城广场……,在田间地角、在房前屋后,在庭院中,在屋檐下,长满了花树果树,或许不用特别的栽培,不同的物种总是会在适宜的地方不断的生长、繁育,艳丽的凤凰花、火红的攀枝花、金黄的黄槐、清香的茉莉花……装点着太阳城的四季。即使是冬天,在外面已经是满目萧条的世界,元江也是开满鲜花,荡漾着花香。元江已经成为云南滇中热带花卉基地,鲜花出口多个国家和我国的多个城市,装点着世界的一年四季。


  96、一年四季有水果成熟的水果之城。到元江,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水果上市,芒果、荔枝、龙眼、杨桃、木瓜、青枣、香蕉、芭蕉、火龙果、番荔枝、缅石榴、水果甘蔗、酸角、莲雾、甜橙、橘子、柚子、桃李、菠萝、蜜多罗、西瓜、鸡蛋果、柿子、桃子……,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让你目不暇接,彩云之南花果园让你吃到最新鲜、最美味的水果。


  97、一年四季野菜上桌的生态之城。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孕育了数百种野花野菜,刺包菜、甜菜、攀枝花、苦刺花、甜菜花、大白花、鹌鹑花、碎米花、棠梨花、芭蕉花、酸角花、柴花、苦菜花、蕨菜、甘蔗尖、弯根花轮番上市,让元江县城四季野菜飘香,满足人们的口福之欲。


  98、生活在舌尖上的美食之城。丰富的食材加上独具民族特色的各种烹调方式,使元江饮食具有了丰富而独特的美味。腊肉、火腿、乳猪、腌酸肉、干米干、朵朵糕、麻脆、米花粑粑、笼粑、羊奶菜、树头菜、弯根酸菜等美味是到过元江的人必尝的美味。同时,在元江鱼场的鳄鱼养殖园里,你可看到鳄鱼蛋、鳄鱼宝宝和成年鳄鱼,元江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拥有全国领先的鳄鱼养殖技术,可以在农家乐品尝鳄鱼美食;元江拥有全省最大的罗非鱼良种场和红尾鲤鱼养殖基地,可以吃到无污染而又鲜美的无污染罗非鱼、红尾鲤鱼、淡水罗氏沼虾、土著木瓜鱼等美味水产品。这些美食饱含着离家游子情牵梦绕的浓浓乡愁,给元江的过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享受“咸鸭蛋、干黄鳝、糯米饭,二两小酒天天干”傣家安逸幸福时光。


  99、一个浪漫之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元江“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养育了风情各异的少数民族,哈尼族被誉为雕刻大山的民族,彝族被誉为山水相依的民族,傣族被誉为柔情似水的民族,白族被誉为是崇尚礼仪的民族。因此,有人调侃,在元江最浪漫的事是:和一个哈尼小伙谈一次恋爱,找一个勤劳善良的彝族姑娘做老婆,找一个美丽妙曼的傣族美女做红颜知己,找一个疼爱自己的白族老公。


  、一个魅力之城。“要往元江坝,先让老婆嫁”。解放前,元江、甘庄等热区瘴气—恶性疟疾流行,人瘦面黄,死亡率很高,活到五十岁算是长寿,所以、元江、甘庄坝临近一带居民,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谚:“要去元江坝,先让老婆嫁”。言其到元江坝去,虽以气候炎热,从事农作,可多收获一点,但因有瘴气,死亡率很高,所以要去的男子,最好先把老婆嫁出去,以免丈夫死后守寡。如今,元江已经成为富饶之地,很多人就被“头顶香蕉、脚踩菠萝,跌倒还抓把花生”这句话“拐”来了,心甘情愿地在这里开花、“生根”、“发芽”,如今的元江有许多口音各异的“元江人”。


  爱一个城市首先是因为爱一个人或一群人,爱上元江,为的是一份牵挂,因为我的家在这里。因为这里有与我朝夕相伴的,我爱的、爱我的亲人、朋友,元江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一直留在元江,享受着阳光和温暖,简单又快乐着。

文/胥春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