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叠溪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工作简报第五期 [复制链接]

1#

|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

民*部“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国家支援计划”支持项目

叠溪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工作简报

第四期/.11.12

1

农历九月十九叠溪镇的各个寺庙都在举行庙会,这种公共活动是很好的深入了解村庄、村民的机会,通过参加庙会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和村民的关系也更为亲近。这周我们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在叠溪镇、龙池村和两河口村的庙会,另一方面继续深入挖掘排山营村的故事,并尝试绘制社区地图。

工作员在叠溪镇与龙池村参加庙会

九月十九一大早,就听见了门外络绎不绝的脚步声和叠溪镇寺庙传来的阵阵鞭炮声,工作员分为两组分别去叠溪镇观音殿和龙池村莲花寺参加与观察庙会。到达龙池村的寺庙并没有看到热闹的场面,穿过荒草丛生的院子进到庙内发现只有一位奶奶正在祭拜,门口的香炉里还有正在燃烧的香烛纸钱。询问得知虽然今天是庙会,但又刚好遇上隔壁村有人去世和喜酒,再加上农忙时节所以庙会也从简了,大家都是过来祭祀后就匆匆离开。在寺庙的三个小时中,我们发现村民陆陆续续的过来焚香祈祷,会沿用大致相同的流程:拎着香烛纸钱和香油供品,首先在庙门左侧的焚香炉点一堆柏树枝,将带来的物品用烟火熏过,接着放在土地公公跟前,然后开始祭祀。在焚香炉点着一大束香后来到庙门中间分别向内向外作揖三下,再将香三支为一柱的插在门两侧的香炉中,随后走向院中的天灯杆、一尊没了头的佛像和院墙两侧一次上香,会把剩余的所有香都插在门口左侧的墙角。结束后回到焚香炉,焚烧一些纸钱并做祈祷,最后是敲击檐下的铜钟,整个仪式就算结束了。

工作员在排山营村走访社区

除了常规的祭祀流程外,有不少村民会在庙内做祈祷,有的会来还愿,他们就会在寺庙内的菩萨面前做很长时间的祈祷和仪式。而听见他们的祈祷词多是亲人平安、免除灾难等等,奶奶也和我们讲寺庙和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可以起到法律所达不到的效果。

工作员在排山营村入户访谈村民

而叠溪镇的庙会则热闹很多,诵经、祭祀、吃斋饭、唱山歌。诵经要洁欲(音)后才能开始,诵经结束后还要补经,补经时要嗑9次头,这是因为在诵经的过程中有时会念错字,补经就是确保菩萨不会怪罪。在诵经结束前是不能吃任何东西的,午饭结束后大家还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而这也就意味着庙会的结束了。大家离开时还会带走一些苹果之类的供品,据说是因为贡品是菩萨吃过的东西,可以保佑大家的平安。

工作员在两河口村访谈老人和参加庙会

在排山营村循着宗教、寺庙的主题往下深入,我们不断有新的发现。村庄因为在年叠溪地震中免于了全村被卖的灾难,所以村内很多的传说、古迹以及村庄发展变化的脉络都保存得比较完整。别名凤凰寨的排山营村从山包上的小寨子,经过百年的历程逐渐沿街道和公路发展成几百人的村庄,根据村民的口述和房屋建筑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到村庄整体的变化。山上的寺庙从门口的石碑推测也至少是清朝道光年间始建,然后经历了文革的衰落和再度复兴,此外村内还有众多清朝的坟墓、墓碑和牌坊等物件,村庄的故事与发展脉络通过它们会得到更完整的呈现。

排山营村年和今日村庄面貌对比

随着两河口村庙会的举行,我们也会去参与和观察。通过这样的机会发现社区里的关键人物,将我们的工作脉络梳理得更加清晰,在下一周两河口村的故事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2

这一周生命教育之知我同行板块,继续为叠溪镇小学的学生开展了第五和第六节小组活动,以及周末家访部分同学。周一和周三为高年级开展小组活动,周二和周四为低年级看展小组活动,一共四次小组活动,每次的小组活动时间从下午的四点二十分持续到五点整。周六下午,到烧炭沟家访六名同学,为其中一名学生带去自制生日礼物。小组活动与家访,共服务76人次。

工作员在叠溪镇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

本周的小组活动内容包括“撕纸”、“猜猜有什么不同”游戏,主题活动“特点变优点”、绘本《你很特别》。通过“撕纸”和“猜猜有什么不同”游戏,告诉小组成员: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即便是思维方式绝对相同的也没有;“特点变优点”帮助组员了解知道如何发挥特点的好处,让特点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绘本《你很特别》帮助组员了解没有人是完美的,使组员懂得爱惜自己,明白自己是宝贵的。

工作员在叠溪镇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

小组成员们最喜欢的就是绘本《你很特别》,鲜艳的色彩、生动的语言向小组成员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在绘本中微美克人的世界里:“如果你聪明、美丽、有才能,你就很特别。”但是,微美克人的创造者木匠伊莱对胖哥说:“你很特别,因为你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在学校里,老师会发一个小红花或贴纸,奖励“表现”好的孩子,会用或骂或打来惩罚孩子。小组活动的目标也是希望通过分析绘本里胖哥的改变,帮助小组成员发现自己的独特与可贵,不用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建立起自信。

工作员在叠溪镇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

小组活动开展到第四周,一直很顺利,小组成员对小组活动的评价很高,小组活动开展至今深受他们的喜欢。小组活动形式开放、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气氛不同与上课的严肃拘谨,带领员与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建立了良好关系,但是于此同时,小组活动规范作用也越来越弱。高年级存在部分小组成员我行我素,无视小组规范,既不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又一直讲话打扰其他成员,为了强化小组规范。为了改善小组活动纪律,特意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强化小组规范,小组成员不但更加投入到小组活动中,与带领员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工作员在叠溪镇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

周末家访,了解了烧炭沟六名学生共四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每一个小朋友都有很大的差异,甚至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孩子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而差异一部分就来自于家庭,小朋友的个性成长离不开家长,家庭是一个人的根源。假如家庭是一棵树,那么孩子就是树上的果实,当家庭这棵大树给予孩子爱与关怀的养分越多,孩子这棵果实就越丰硕。家访的几个家庭中,家庭氛围冷漠的家庭,孩子越渴望爱与关怀,于此同时又害怕失去,家庭气氛温馨的家庭,孩子自信而乐观,能积极克服困难。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家长,教育理念千差万别,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爱自己的孩子。

工作员在烧炭沟村做家访

这一周除了开展小组活动与家访,在计划开展大型校园才艺表演工作上也有重大突破。从一开始与行*老师对接时,老师向校长转达消息后被拒,到与校长碰面后,身份受到质疑,最后通过多次找到校长沟通交流,校长终于同意举办活动,并确定活动开展时间,整个过程跌宕起伏,但最后还是得到肯定,是从不放弃的努力成果。

3

本周坝坝舞活动仍然在持续地开展,本周坝坝舞活动5次,服务人/次。天气渐渐的冷了下来,来参加坝坝舞的村民渐渐地变少了。这周较场村有户人家举办婚礼,晚上村民们都会到主人家里去跳舞,坝坝舞活动在11月7日到11月8日两天时间里暂停了。从11月9日开始,我们将对报名的村民跳坝坝舞的出勤率进行考勤7天,然后再根据村民的出勤率确定最终的队员。9日当晚,来参与跳坝坝舞活动的报名文艺队的村民很多,大家先跳了两曲锅庄舞热身了之后,就开始看视频学习跳《粉红色的回忆》的广场舞。当晚的考勤由文艺队的领袖张学芳给大家进行考勤。之后的几个晚上都是由张学芳对报名村民进行考勤的。目前的三个晚上,报名的村民的出勤率不是很高,应该是村民们在报名的时候产生了误解。

村民在社工站组织下跳广场舞

为什么要对报名村民进行考勤呢?主要是在我们对村民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让村民产生了误会,以为只要晚上要去参与跳坝坝舞活动的都必须去报名参加文艺队,这样才可以来跳舞。而我们建立文艺队的目的是希望在我们工作站撤出叠溪镇之后,村民当中有个组织可以继续将坝坝舞活动延续下,继承他们的传统羌族文化和通过文艺队对村民进行减防灾宣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时间和精力并且自愿的村民来参加这个文艺队,所以会对村民进行考勤确定有时间和精力的村民。

11月7日和8日,较场村的村民的重心都在举办婚礼上,这两天民众能力建设板块的主要工作为给村民发放举办重阳节拍摄全家福活动时村民们来拍摄的照片。总共发放了20多户人家。拿到照片的爷爷婆婆们都很开心,在工作人员将村子走访发放照片一圈之后,看到先前的一个爷爷还拿着自己的照片在看,工作人员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伤心。

工作员为村民送去重阳节拍的照片

本周针对文艺队建设的目的,民众能力建设板块对村民进行了访谈,目前访谈了两人。一个是平时爱跳舞并且也参与报名文艺队的村民杨婆婆,另一个是会唱这里的民乐小曲子和在庙会上主持念经的梁婆婆。杨婆婆告诉工作人员说有唱山歌、唱小曲子、舞秧歌、耍霸王鞭等。问到山歌种类有多少时,杨婆婆说她们唱的山歌是自己随性编的,自己编词编曲,还给我们秀了一段:太阳脑壳就要黑,你是远方来的客,叫声客人不要走,今晚就在我家歇。这里流传的山歌都是当地人自己编的,平时都可以唱。问到耍霸王鞭的人主要是哪些,杨婆婆回答主要是当地的年轻妇女在耍,而且基本没有男士参与,全是年轻妇女,另外,当地的秧歌主角也主要是妇女们,男士基本很少耍霸王鞭和舞秧歌。

从和杨婆婆的谈话中得知:秧歌和霸王鞭主要根据节奏来舞,会耍霸王鞭的人不多,现在的年轻人都在跟着学习耍,而且只有在庙会的时候才会表演一下,会打大霸王鞭的秧歌的节奏的人不多,现在都在喊年轻人去学。小曲子最初是由当地过去的秀才编成的,一般每首曲子都是从正月唱到腊月,有时还会倒转来从腊月唱到正月,而且有的小曲子背后有一些传说故事,比如有个小曲子的由来与观音菩萨有关,传说有个苏州要修一个桥,但是没有钱去修桥,于是观音菩萨下凡化作一位美女坐在河中心的船上,对当地那些贵族富豪才子说谁在谁在用钱币打到她,她就嫁给谁,于是很多富豪才子都去尝试,但是没有人打到观音,于是就有钱修桥了。

工作员在叠溪镇进行社区走访

小曲子杨婆婆不怎么会唱,因为在她年轻的时候,她和沈秀英婆婆被队上分配到下上的知青队伍里去各个村里宣传去了,其他和她年纪相差不大的婆婆们在队里做完农活后就会让老一辈的人教她们唱小曲子。梁婆婆很热情地给工作人员唱了几首小曲子,旋律挺好听的,但就是歌词听得不太明白。梁婆婆给我们唱了小曲子《交情》,也介绍了一首可以在婚礼上、节假日、过年甚至日常娱乐都可以唱的小曲子《劝郎》,梁婆婆给工作人员唱了《劝郎》,它也是一首情歌,里面有十二劝,有劝别赌博、别吸毒抽烟、别喝酒发泼等等,可以看出是很贴近人们的生活的。另外,梁婆婆还介绍了小曲子《采茶》、山歌《小哥今年要下城》,都是很接地气的歌谣。

广场舞现场

本周民众能力建设板块还继续在为建设蚕陵之声文艺队做努力,下周蚕陵之声文艺队的队员将要确定。

4

本周减防灾教育板块主要的工作是购买应急演练与培训所需的物资以及开展预案编制。这周两天的预案编制共计走访约20户村民,服务60人/次。

工作员在两河口村走访与宣传减灾防灾

在前期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两河口村的村民在应对灾害的时候能力比较薄弱,医疗包扎、搜救与营救、备灾等基本应急技能需加强,所以在下周我们将对两河口村民兵救援队进行培训。叠溪镇低处偏僻,物资储备不足,物流不通等原因加大了我们购买物资的难度,一部分物资是在网上进行购买的,由快递邮寄到茂县县城,再由路过叠溪的车子带到工作站;还有一部分物资是我们在茂县县城购买的,其中包括灭火器、木条、塑料口袋、绝缘手套、对讲机、迷彩服等。在购买木条的时候,因为所需木条只要40-50厘米长,而卖家的木条有6米长,所以我们的社工还在装饰公司现场锯起了木条;迷彩服与对讲机是为两河口村民兵救援队配备的,我们找到了几家店,对价格和质量进行比较后才决定在一家店全部购买,但因为数量较大,都要预定才能有货。所有购买的物资将在这两天陆陆续续到达社工站。

工作员采购民兵队所需的物资

购买完物资后,我们就开始对两河口村进行预案编制。在编制预案时,我们还与民兵救援队副队长颜代成、会计刘国宇商议并确定了培训的时间以及救援服的尺码。

工作员在两河口村与村委相关人员对接

两河口村在6.24特大泥石流灾害隐患点旁,两边都是重叠的山峦,村上有三处山体垮塌隐患点。村委会紧挨泥石流灾害点,在6.24特大泥石流发生后,成为了危险地带,村民们也不能到村委会避难了。我们在对两河口村的多次走访中发现,在村子背后有一个叫“中间院墙”的地方相对比较开阔,而村民在发生灾害时也是朝那个方向进行逃生,所以在预案编制时我们暂时将“中间院墙”定位为应急避难场所。

工作员在两河口村建立预案和“明白卡”

两河口村村民沿河流分布在两侧,相对比较集中,但每家每户都没有进行编号,也没有进行分组,村里许多老人都已搬入茂县县城居住,平时青年人都在外出做工或者干农活,孩子在上学,所以村子里平时显得比较冷清。村子里的大多数房屋挨的比较紧凑,房屋屋顶也有很多瓦片,如果有地震发生,很难进行逃生。我们在编制预案的时候,还对村民详细讲解了家庭备灾的内容与作用,许多村民都表示家庭备灾很有必要,而之前他们都没有家庭备灾意识。我们通过与村民闲聊,让村民了解到了灾害的危险性,更让村民懂得了在灾害来临前我们可以做的防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减灾防灾意识。

—END—

项目介绍

民*部“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国家支援计划”支持项目:以叠溪镇受灾严重地区为核心,辐射茂县。以三个月为服务期,面向60余户直接受灾群体、处于地灾隐患的干部群众、参与灾后重建的社会组织等提供:社会心理支持、生命教育服务、减防灾教育、基层干部和民众能力建设和社会工作培训等社会工作服务。

本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负责实施,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整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中国灾后社区重建行动学习网络等力量,协力在地社会组织开展灾后社会工作服务。

川农社工

欢迎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