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冀东皮影戏ldquo一口叙说千古事, [复制链接]

1#

我家亲人都说我“生不逢时”。我生于年5月30日,生前半个月,日*侵占我家乡河北丰润县城关镇,我家乡受到日*蹂躏达13年。我二叔因为支援八路*食盐被日*杀害。直到年8月15日日*投降,丰润县城才解放,我家也成了丰润城内的“堡垒户”,我父亲还被选为丰润县首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抗日的真人真事上演啦

13岁的我,积极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跳秧歌舞,打霸王鞭,唱《王二小放牛》,看“有年历史的中国电影——驴皮影”《一件血衣》《杨玉民反正》。这是两出抗日连续剧,连续演出了几十天。演出的是来自燕山深处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新长城影社”。乍一听“影社”还以为是演电影,看了才知道他们是演“驴皮影”。

他们在县城衙门口大影壁前搭了一个戏台子,挂上一块六尺长、五尺宽的白布。锣鼓一敲,四股弦儿的胡琴一拉,高亢激昂、悠扬婉转的“皮影调”——“咳腔”,响彻云霄。而亲切动人的“老呔儿影调”,好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把全城能走动的居民都拉到戏台前边来,人山人海。随着紧凑的梆子声,上来了一尺长的驴皮雕刻的活动人影。男女老少,古往今来,各具特色。每个驴皮影人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品,一举手,一抬脚,各有不同。在说唱、动作上,极尽夸张之能事,却又不出格,不虚假,不落俗套。正是“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能舞百万兵”。每晚压轴的好戏前面都要加演短剧,相当于广场电影前的《新闻简报》。

比如,他们在新编现代戏《抢粮》中,刻画了两个伪*头目。一个又矬又胖,大肚子;一个又高又瘦,长长的眉毛,其长度甚至超过下巴,好像漫画人物一样。那两个驴皮影人一出场,立即博得全场大声喝彩:“真像西街的张疙瘩、王大虾!”我甚至认为:它们比真人还像真人!

胡琴拉响过门,唱影人捏着喉咙、尖着嗓子唱了:

“长眼毛,大肚皮,二人一见笑嘻嘻。冒坏水,出主意,跟着鬼子出发抢东西!”

最奇怪的是他们不拘一格,故意把两个坏蛋的形象特点又颠倒过来唱,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长眼皮,大肚毛,二人一起瞎抓挠。你砸锅,他抢粮,抢了东西往城里跑!”

唱腔刚停,全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声、怒骂汉奸声。

演出的《抓丁》,刻画一位老实农民到城里卖黑枣,被站岗的伪*拦住,要抓他做壮丁。唱影人用典型的唐山老呔儿话一问一答:

“站住!干啥的?”“卖黑枣儿的。”“呸!大清早就碰见你卖黑枣儿的,真倒霉(民间俗语把被子弹打死说成是‘吃黑枣儿’),你得跟我走!”“哎呀,老总,别发火,请你吃一把黑枣儿吧!”

全场鼓掌大笑。

我和前排一群孩子大叫:“就是要给他一把‘黑枣儿’吃!”

皮影戏中的八路*红*造型

年10月,新长城影社在城关镇演出的节目达20多部,既有《抢粮》《抓丁》《火烧潘家峪》《四十里铺之战》等短剧,又有《杨玉民反正》《一件血衣》等连续剧。我作为他们的“小粉丝”,经常跟着他们连轴转,甚至要求参加剧社。我问他们一共有多少部戏?他们说:“我们只会部。我们师傅说有上千部!”这更增加了我对影社的崇拜。

有一天我跟随他们到驻地,看到剧社只有8个人,一箱驴皮影,挤住一间小屋。但是,室内整洁,还有长枪、短枪。我这才知道他们本身就是八路*。这就更让我惊奇羡慕,我立即要求参*,但因为年纪太小而未成。但是,新长城影社的“唱影”宣传带给我的影响,为我16岁参*南下打下了伏笔。

冀东皮影抗日有功

年6月21日,已经是82岁耄耋老人的我,为了寻找牺牲在湖南邵阳的位河北籍烈士的姓名,长途跋涉来到河北丰润县杨家铺烈士陵园。

杨家铺,是一片革命的热土,这里曾发生过一起震惊中外的突围战。年10月17日凌晨,参加冀热边特委扩大会议的干部和警卫部队余人,被0多名日*偷袭包围。在特委组织部长周文彬、副秘书长李杉、宣传部副部长吕光、第四地委书记丁振*、*分区卫生部长王少奇等领导下,拼死突围,浴血奋战。但由于敌众我寡,周文彬、李杉、吕光、丁振*、王少奇、刘景余、马岭甫、魏重等余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经过对英烈事迹的进一步了解,我发现冀热边特委宣传部副部长吕光,竟然就是新长城影社的直接领导和创始人。

吕光(—),年入*,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还在陕北公学学习过。他对中国皮影有一定的研究,知道中国皮影是世界公认的“电影鼻祖”,融绘画、雕塑、音乐、歌唱、演技和文学等艺术为一体。

新长城影社当年使用过的皮影造型

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启发,吕光意识到皮影这种在冀东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宣传抗日上的作用,发出了成立皮影社来宣传抗战的倡议,得到冀东区*委李运昌书记的同意。李运昌高兴地为影社起名“新长城影社”。年7月,在迁西县黄槐峪召开了“新长城影社”成立大会。9月13日进行了首场演出,节目就是抗日新影《田玉从*》。演出时,附近各村的农民都跑来观看,第一次从皮影窗户上看到了自己的同志、亲人,甚至是自己的形象,从而掀起了参*抗日热潮。

影社战士既是宣传员又是工作员,还是战斗员。吕光派遣他最得力的警卫员穆子厚(参*前曾带过影戏班)担任社长,《救国报》的编辑陈大远、山樵两同志兼指导员。他们身着八路**装,领导配备手枪(穆子厚为双匣子枪),演员配备步枪。他们不仅要唱影宣传,还要参加反奸除特以及“减租减息”工作。不仅在根据地进行抗日宣传,还随着大部队到新区宣传,参加战斗。

新长城影社的首任指导员陈大远编写的影戏剧本

然而不幸的是,在年10月的杨家铺突围战中,新长城影社的全体队员也被日*包围了。敌我一接火,影社的队员像其他干部战士一样马上投入了战斗,先用子弹、手榴弹打击敌人,然后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后,是特务连长刘景余率领战士杀了个三进三出,才掩护影社全体队员突围,但刘连长和吕光(年仅31岁)等余抗日将士却壮烈牺牲了。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吕光副部长倡导的宣传抗战的皮影剧社,犹如“星星之火”。很快,冀东*区又相继涌现了抗日影社、大众影社、燕南影社、长城影社、新乐民影社、湾山影社、长山影社、新慰民影社等20多个“抗日轻骑兵”。同时又创造出了《火烧潘家峪》《杨玉民反正》《一件血衣》《颂*叹》《合家欢乐》《齐心杀敌》等紧跟时代的优秀新剧目,为冀东人民夺取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的皮影造型:美国总统、美国伤兵、日本兵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药捻子影社”。“药捻子影社”原本是迁(安)卢(龙)青(平)联合县的抗日联合会影社。当时演出过《火烧潘家峪》《张国安反正》《张悦刺特》等剧目,受到群众欢迎,日*汉奸对他们恨之入骨。有一天,影社在日*据点迁安城外3里地的胡各庄唱影,演出剧目《枪毙王朋》,演员在戏中揭发汉奸特务,入骨三分,群众热烈鼓掌。日*汉奸闻讯,出城偷袭。哪知道八路*早已派出老12团武装护卫。敌*刚刚进村,就被事先埋伏好的八路*战士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共计死伤俘虏敌*多名。此次皮影演出是诱敌导火索,因此抗联会影社在冀东地区留下了“药捻子影社”的美誉。

年6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新长城影社的苏旭、张茂兰应邀参加,影社为大会演出了《春秋镜》,大会授予新长城影社“斗争的缩影”锦旗,形象地概括了新长城影社的历史功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新长城影社为核心吸纳其他抗战中诞生的影社组建了唐山市皮影剧团。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汇演上,唐山市皮影剧团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受欢迎,来自新长城影社的齐永恒突破了传统皮影操纵方法,大胆创新,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之后齐永恒又赴法国、美国、摩纳哥等地演出。年,唐山皮影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往日文章推荐:

快板,花鼓戏:红*长征途中那些花样众多的曲艺创新

名家绘画中的革命样板戏,哪些没见过,不妨一看

“戏剧天才”曹禺,生活上既傻又呆

-END-

责编/亚闻初审/小可复审/齐风

转载请注明:“文史博览”(wsb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