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秦梦瑶拿着剪刀,认真仔细地一点点把手里的扎染布上绑着的线剪开,然后打开,便是一幅美丽的“扎染画”。
“这是我自己做的。”秦梦瑶开心地说,她已经先后体验了甲马、剪纸等非遗技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制作了作品。
5月31日上午,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大理市下关泰安路举行非遗进社区活动,以“精彩非遗,缤纷童年”为主题,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本次活动由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移动大理市分公司主办,云南宇信通信有限公司承办,大理镇东门完小协办。
活动现场,来自大理镇东门完小的38名学生和赵冬梅、赵福坤、戴益恒、董生妹等非遗传承人一起表演了《白月亮白姐姐》《麻雀调》《鱼调》《我们爱唱大本曲》等大本曲弹唱及霸王鞭舞。“每个儿童节,学校都要举行文艺表演,霸王鞭舞也是我们的课间操。”五年级学生杨佳璐说。杨婧荣是六年级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就参加学校的三弦弹唱兴趣班,现在已经能熟稔地弹五首曲子。她告诉记者,听说初中有文化节,到时候希望自己能够到初中舞台展示一下自己的弹三弦才艺。
活动吸引了许多群众带着孩子纷纷来参加,他们在面塑、剪纸、白族扎染、甲马等项目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非遗作品。
当日下午,另一场非遗进社区活动——“我是喜洲文化大使”在喜洲举行。由大理市喜洲镇人民*府、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主办,大理蓝续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好在自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记者杨磊通讯员杜漪文/图/视频
部分图片由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编辑:苏云慧
审核:*芳
终审:施贵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