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铁出身的尉迟恭为什么武功那么厉害 [复制链接]

1#

1、打铁出身的尉迟恭为什么武功那么厉害呢,隋唐演义中武器排名是怎样的?

能排第十六。

主人厉害,所使用的兵器自然也就跟着风光。主人饭桶,所使用的兵器自然也就跟着丢人。

在隋唐十八条好汉当中,秦琼排名第十六位,因此他的一对熟铜双锏在武器中的排名也应该是第十六名。

那别的武器排名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名:擂鼓瓮金锤。

西府赵王李元霸的兵器。据说这是西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遗留下来的。

李元霸虽然长得瘦小枯干,却是天生神力。他凭着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照,掌中这对擂鼓瓮金锤,横扫天下,所向无敌。尤其是在四平山那一战,李元霸锤震十八国,视百万大军如无物。

这对擂鼓瓮金锤在李元霸的手里,真可谓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第二名:凤翅鎏金镗。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的兵器。

宇文成都身材高大,金面黄须,凭着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这条凤翅鎏金镗,打遍天下没有对手。他是隋文帝杨坚亲口所封的天宝大将军,脖子下面那是挂过“横勇无敌牌”的。

李元霸未出世之前,宇文成都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勇将。可惜的是自打李元霸问世以后,他昔日的威风就一去不复返了。

第三名:八棱梅花亮银锤。

银锤太保裴元庆的兵器。

裴元庆是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三儿子,心高气傲,性如烈火。他年纪虽幼,却是力大无穷,骁勇异常。

他凭着胯下一匹抓地飞虎驹,掌中这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曾两次打得宇文成都抱鞍吐血,端的是名震天下。

第四名:伏虎熟铜棍。

紫面天王雄阔海的兵器。

雄阔海本是金顶太行山的总辖大寨主,后来追随了白御王高谈圣。此人身材魁梧,性格豪迈,凭着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掌中这条熟铜大棍,有万夫不当之勇。

可惜的是,在扬州城夺魁大会上,雄阔海为救天下英雄,不幸惨死在千斤闸之下。

第五名:丈八蛇矛枪。

南阳侯伍云召的兵器。

说到这儿,咱们得简单的说一句,丈八蛇矛这种兵器长度可不是一丈八尺长,而是一丈零八寸,大家别弄错了。

伍云召是忠孝王伍建章之子,他相貌俊朗,神勇过人,凭着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这条丈八蛇矛枪,曾威震武科场,做过隋朝第一任的武状元。

他本是镇守南阳关的大帅,因父亲被隋炀帝杨广所害,乃起兵反隋。兵败后投靠了河北凤鸣王李子通,任兵马大元帅之职。

第六名:半月混金镗。

双镗无敌伍天锡的兵器。

伍天锡是伍云召的堂弟,红螺寨的寨主。他脾气暴躁,凶悍绝伦,打起仗来势如疯虎。

南阳关解围之时,由于发生了误会,他凭着胯下一匹赤血红云兽,掌中这对半月混天镗,曾和紫面天王雄阔海打了三天三夜没分出胜负。

第七名:五钩神飞亮银枪。

神枪少保罗成的兵器。

罗成的名望的可太大了,素袍白马无敌将,一条银枪天下传。提起少保罗成来,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相貌俊美,而是枪法精绝,神出鬼没。

他凭着胯下一匹追风小白龙,掌中这条五钩神飞亮银枪,纵横疆场,杀敌无数。

不过罗成这个人也有个很大的缺点,就心狠手辣,翻脸无情。该杀的杀,不该杀的他也杀。连他干爹定彦平和义兄单雄信都不放过,可见心肠何其毒也。

最终他也没有落下好下场,马陷淤泥河,惨死在乱箭之下。

第八名:水火囚龙棒。

靠山王杨林的兵器。

杨林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官拜隋朝的兵马大元帅之位。这老头子可太不容易了,为了隋朝的江山,可谓是操碎了心。

他虽然已是花甲之年,却依然是亲率大军东挡西杀,南征北战。凭着胯下一匹独角青鬃兽,掌中这对水火囚龙棒,别看年纪大了,照样是勇冠三军。

第九名: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

花刀大帅魏文通的兵器。

魏文通是潼关的大帅,是靠山王杨林的得力干将。他刀马非凡,人称九省花刀帅。

此人对隋朝忠心耿耿,自称生平只跪三人。一跪隋炀帝杨广,二跪靠山王杨林,三跪越王杨素。

征讨瓦岗山之时,他凭着胯下一匹九点桃花兽,掌中这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曾一败秦叔宝,二败单雄信,而且铁了心要取秦琼的性命。幸亏,秦琼得王伯当的神箭相助,要不然他非死在魏文通的刀下不可。

第十名:人面赤铜锤。

金面韦陀秦用的兵器。

秦用是秦琼的干儿子,一身本领比秦琼可大多了。

他一出世,就锤震瓦口关。凭着胯下一匹丈二大青马,掌中这对人面赤铜锤,三锤就打败了番邦猛将红海。

第十一名:吸水提庐枪。

四宝大将尚师徒的兵器。

尚师徒是虎牢关的大帅,也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他头戴夜明盔,身披唐猊铠,胯下呼雷豹,掌中提庐枪,人称四宝大将。

他的夜明盔能将夜晚照如白昼;唐猊铠质地柔软,刀枪难入;呼雷豹声如虎啸,万马皆惧;最神奇的还是这提庐枪,枪插之处会有甘泉流出,这可太厉害了,能在行军途中解决将士的喝水问题。

尚师徒本身就武艺高强,再加上这四样宝贝,更是如虎添翼。

第十二名:日月龙凤枪。

双枪老将定彦平(一说丁彦平)的兵器。

丁彦平是兴隋九老之一。他凭着胯下一匹银点花斑豹,掌中这对日月龙凤枪,纵横沙场,所向披靡,人称双枪无敌将。

靠山王杨林大摆一字长蛇阵之时,邀请定彦平来做阵胆。那知因一时不察,上了义子罗成的当,不仅自己受伤,还致使大阵被破,老头子心灰意冷之下,出家做了和尚。

而在单田芳老爷子的隋唐演义里,丁彦平的下场更惨,是被罗成这个白眼狼给扎死的。

第十三名:独龙铁方槊。

八马将军新文礼的兵器。

新文礼是虹霓关的大帅,由于膂力过人,有横推八马倒之能,人称“八马将军”。

虹霓关下一场大战,他凭着胯下一匹黄毛金睛大骆驼,掌中这条独龙铁方槊,连败瓦岗军数员大将。

后来他被今世孟贲罗士信打伤,便将守关重任交给了妹妹新月娥。哪知新月娥看中了英俊帅气的勇三郎王伯当,为讨王伯当欢心,于是便献关投降。新文礼悲愤交加,而死。

第十四名:金背七星砍山刀。

金刀殿帅左天成的兵器。

左天成是汜水关的大帅,不仅人品端正,而是武艺高强。他凭着胯下一匹神风抱月驹,掌中这口金背砍山刀,为隋朝立下无数战功,是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金刀殿帅”。

瓦岗军攻打汜水关之时,左天成一口金刀连败王伯当、谢映登、尤俊达、王君可、单雄信五人,这岗山五虎将无不叹服。即便是秦琼的绝技撒手锏在左天成面前也玩不转,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

第十五名:镔铁压油锤。

铁锤大将梁师泰的兵器。

梁师泰原本是挂锤庄的庄主,双臂一晃能有八百斤的力气,后来被李元霸折服,做了李元霸的马前开路将。

他凭着掌中这对镔铁破山锤,曾两锤打败过赤发灵官单雄信。后来跟着李元霸去参加夺魁大会之时,在扬州城外死在了伍天锡之手。

第十六名:瓦面金装熟铜锏。

神拳太保秦琼的兵器,是秦懿的遗留之物。

秦琼可了不得,事母至孝,交友至诚,人称“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

他凭着胯下一匹黄骠透骨龙(简称黄骠马),掌中这对金装熟铜锏,号称“黄骠马马踏黄河两岸,熟铜锏锏打三洲六府”,那真是威震一百单八县,压盖山东半边天。

秦琼文武双全,极善用兵,在瓦岗山就是兵马大元帅,投唐以后,依然是执掌帅印,统帅大军南征北战,为大唐朝立下汗马功劳。故此有着“双锏撑起唐天下”的美誉。

第十七名:十三节水磨钢鞭。

皂袍大将尉迟恭的兵器。

尉迟恭是铁匠出身,这条钢鞭乃是他亲手所打造。本是一对雌雄双鞭,他手里这条是雄鞭,那条雌鞭在他儿子尉迟宝林之手。

他本是鸡冠子王刘武周的部将,凭着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这条十三节水磨钢鞭,曾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杀的唐兵唐将望风而逃。

降唐以后,因其作战勇敢,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单雄信追杀李世民那一次,全靠他单鞭夺槊,才救下了李世民的性命。

他的份量不在秦琼之下,有着“单鞭打下李江山”的说法。

第十八名:金钉枣阳槊。

赤发灵官单雄信的兵器。

单雄信为人豪爽,义薄云天,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

他本是隋朝九省绿林道的总瓢把子,凭着胯下一匹风雷烈焰马,掌中这条金顶枣阳槊,名扬四海,威震八方,一支令箭能调动数以万计的响马。

因其兄单雄忠死在李渊之手,立誓绝不降唐。

岗山散将以后,他投靠了洛阳王王世充。洛阳大战之时,他单人独骑马踏唐营,最终却被尉迟恭所擒。

当然了,除了这十八件兵器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兵器。

像今世孟贲罗士信的大铁枪,像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开山宣花斧,像大刀王君可的青龙偃月刀,像勇三郎王伯当的金龙望月大砍刀,像神射手谢映登的震天弓和穿云箭,像铁面判官尤俊达的五股托天烈焰叉,等等等等。

打铁出身的尉迟恭为什么武功那么厉害呢隋唐演义中武器排名是怎样的

尉迟恭,字敬德,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此人原本是铁匠出身,后来从军入伍,加入了定阳王刘武周的队伍。

他凭着胯下一匹乌云抱月驹,掌中一条十三节水磨钢鞭,曾创下“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辉煌战绩。

降唐以后,由于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深受李世民的喜爱。

他和秦琼秦叔宝一左一右,号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秦琼使双锏,有“双锏撑起唐天下”之美名;尉迟恭使单鞭,有“单鞭打下李江山”之赞誉!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铁匠出身的尉迟恭怎么会那么厉害呢?

在下不才,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和大家简单聊一聊尉迟恭学艺、成名的经过。

尉迟恭,山西朔州麻衣县人氏,为人豪迈,性格粗野。

他在少年之时学会了一身打铁的手艺,成亲以后就开了一家铁匠铺,以打铁为生。

本来以他精湛的手艺,小日子可以过得很好,但尉迟恭这个人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贪杯成性、嗜酒如命。

他只要挣了钱,就全部用来买酒喝,而且每次都喝得烂醉如泥。

你说一个手艺人不好好干活儿,整天喝得五迷三道的,那买卖能好的了吗?

故此,尉迟恭的铁匠铺是经常处于半休业的状态,根本就挣不了几个钱。

他妻子梅秀英是个贤惠人,多次苦劝丈夫不听,也无计可施,只好跟丈夫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话说这一天,尉迟恭的铁匠铺来了一位出家的老道士,要打造一对十三节水磨钢鞭,只要手艺好,价钱好商量。

尉迟恭一琢磨:“我的铁匠铺都二十多天没开张了,今天总算买卖上门了。凭着我的手艺,打造一对水磨钢鞭没问题啊,至于价钱嘛,好活好价钱,我可不能要少了。我张口先要他一百两银子,他再压压价,七八十两银子估计还是可以的。”

哪知尉迟恭一开口,老道二话没说,伸手从怀里掏出两颗银元宝递给了尉迟恭。

一颗元宝五十两,两颗正好一百两。

尉迟恭接过银子,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一百两银子,这得够我喝多少酒啊。

当下尉迟恭打了包票:一个月后,让老道来取钢鞭。

老道微笑着点了点头,走了。

老道一走,尉迟恭第一件事就是打酒买肉。

好家伙,酒一下子买了三坛,烧鸡、牛肉、大肘子可劲儿造,这一顿饭就让他干掉了三两银子。

梅秀娘就劝他:“当家的,有钱可不能这么花呀。再说了,你得用这钱先买铁买炭啊,钢鞭还没开始打,你就大吃二喝的,把这些钱花完了,你拿什么给人家打造钢鞭?”

尉迟恭哪儿管那个,照样是天天山吃海喝,而且吃饱喝足了倒头就睡,根本就不想打造钢鞭的事。

眨眼二十天过去了,等到了这二十一天的头上,尉迟恭开始着急了。

因为一百两银子被他造得只剩下十来两,买炭是没问题,但买好铁却不够了。

没有好铁怎么炼钢?

没有钢怎么打造钢鞭?

这可怎么办,眼看还有十天就该交货了,自己却连原材料都没备齐呢?

就在尉迟恭抓耳挠腮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原材料有了!

原来在他们的村后不远处,有一座韦陀庙,庙里面供着一位金面韦陀。在这韦陀旁边,常年放着一条八棱降魔杵,足有一百多斤,据说是浑钢打造的。

尉迟恭心说:“韦陀爷,事到如今,我只能借您的宝杵救急了。”

就在当天夜里,尉迟恭悄悄去了韦陀庙,偷来了降魔杵。

经过他十个日夜的辛苦付出,这条八棱降魔杵变成了两条水磨钢鞭。

要说尉迟恭打铁的手艺,是真有过人之处。这对钢鞭被他打造的是锃明瓦亮,用手一弹,嗡嗡作响,用力一挥,居然带有风雷之声。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尉迟恭忙中有错,这对钢鞭不一般长,长得是十三节,而短的只有十二节。

尉迟恭没办法,眼看交货的日子到了,想重新打造是来不及了。

次日一早,尉迟恭夫妻刚吃过早饭,下订单的老道来了。

老道进门就问:“掌柜的,我那对十三节水磨钢鞭打造好了吗?”

尉迟恭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说道:“道爷,好是好了,不过却出了一点儿小瑕疵,一支十三节,一支十二节。”说着拿过钢鞭递给了老道。

老道接在手中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也罢,我本来给这对钢鞭起好了名字,叫做龙虎双鞭,但既然成了一长一短,一重一轻,就不能再叫龙虎双鞭了。这样吧,我重新起名,就叫雌雄双鞭吧。”

尉迟恭笑道:“这个名字好,长的重的是雄鞭,短的轻的是雌鞭,正好适合左右手。”

老道看了看尉迟恭,说道:“掌柜的,这对钢鞭是你亲手打造的,想必你很喜欢了?”

尉迟恭道:“那当然了。不瞒道爷,这对钢鞭我可花费了十分的心思,我所学的手艺都用在这上面了,要不然也对不起您的一百两银子不是?”

老道哈哈一笑,说道:“好!掌柜的,既然你如此喜欢,我看这样吧,不如你拜我为师,我把这对钢鞭赠送给你如何?”

尉迟恭一愣,道:“拜你为师?不知道爷能教我什么,要是点香画符、装神弄鬼的我可不学。”

老道没有答言,而是把掌中的钢鞭左右一分,练了一趟武艺。

等老道这一练上,再看尉迟恭,目瞪口呆,都看傻了。

这老道的武艺太高明了,双鞭舞动如飞,快如闪电,只见鞭影,不见人形。似乎每一鞭挥出,都有开山裂石之势。

老道练完了一收招,再问尉迟恭:“掌柜的,我教你这个如何?”

尉迟恭大喜过望,赶紧双膝跪倒,说道:“师父在上,尉迟恭给您磕头了。”说完,“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

尉迟恭这一拜师,就算是遇到贵人了,日后他成名露脸、建功立业,全靠着这老道的栽培。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这老道是谁啊?

谁?太了不起了。

大唐朝建立之初,有五位老道立有大功,人称“五道兴唐”。

尉迟恭拜师的这位老道非是别人,正是兴唐五道之一的云霞道长谢弘谢永泰。

这谢弘有个侄子,就是瓦岗军五虎上将之一的“神射手”谢科谢映登。

另外他还收了两个徒弟,大就是这尉迟恭,二就是南阳侯伍云召的亲儿、南阳王朱灿的义子,日后的“银枪小太保”朱伍登。

闲言少叙,谢弘在尉迟恭他们家一住就是三年。

在这三年里,尉迟恭可学会了一身好本领,十八般兵器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是他掌中那对雌雄双鞭,简直都使神了。

尉迟恭艺成之后,他师父谢弘走了。

谢弘一走,尉迟恭也坐不住了。

尉迟恭一琢磨:“自己天生的膂力过人,如今又有了一身好武艺,难道就当一辈子铁匠不成?不行!我要建功立业,我要当大将军!”

于是乎,尉迟恭辞别妻子,要投军从戎。

此时的梅秀英已然有了身孕,尉迟恭临走之前,就给孩子起了名字。

由于他们的村庄叫做宝林庄,因此无论梅秀英生下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尉迟宝林”,并且把那条十二节的雌鞭留给了孩子作信物。

尉迟恭离开家乡之后,一开始投军投的并不是定阳王刘武周,而是大唐朝管辖的太原城。

太原是李唐王朝的发祥地,因此唐高祖李渊对此地非常重视,特意派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此坐镇。

哪知尉迟恭投军太原城以后,由于性情耿直,不懂得巴结讨好李建成和李元吉,结果被赶了出来。

尉迟恭被赶出太原城以后,心中就发了一个誓愿:自己一定要出这口气,非找李建成、李元吉报仇不可!

他四处一打听,得知定阳州的定阳王刘武周要起兵攻打太原,正在招兵买马。

尉迟恭心说,正好,我投靠刘武周去得了。

刘武周,河间景城人,由于头顶上长着一道红色的肉瘤,状如鸡冠,故此人称“鸡冠子”刘武周。

等尉迟恭到了定阳州,在定阳王刘武周面前一站,刘武周就暗暗喝彩:好一条大汉!

他见面前这尉迟恭身高过丈,雄壮魁梧,面如镔州铁,黑中透亮,亮中透明,一部扎里扎煞的胡须如同钢针相仿,浑身上下一团黑,真好似火燎的金刚、烟熏的太岁一般。

刘武周一见尉迟恭威猛的样子,心中就喜爱了三分,等尉迟恭一演武,刘武周更高兴了,当场就要加封尉迟恭为前部正印先锋官。

刘武周为什么要加封尉迟恭为先锋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刘武周就差一个先锋官。

现在的刘武周已经备齐了十二万兵马,对外宣称二十万,拜宋金刚为元帅,刘文静为军师,就差一个先锋官。

哪知刘武周刚想加封尉迟恭为先锋官,却被元帅宋金刚给拦住了。

原来这宋金刚想让自己的兄弟宋金玉做先锋官,自然不希望尉迟恭横插一杠子。

为了除掉尉迟恭这个眼中钉,宋金刚向刘武周提议:“陛下,身为大将者,仅凭一身武艺和蛮力是不行的,还得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才对。我看这样吧,听说近日我们定阳州城外三十里地的黑风山上来了一头怪兽,伤人无算,不如今晚就让这位尉迟壮士去斗一斗那头怪兽,只要他能除掉怪兽,就让他做我们的先锋官。”

宋金刚心说:“尉迟恭,我看你敢不敢答应。要是答应了,你上山就被怪兽吃了,还做什么先锋官?要是不敢答应,你还有什么脸做这个先锋官?”

尉迟恭那是什么人,能怕一个怪兽吗?当场答应下来。

是夜,尉迟恭背着他那条十三节水磨钢鞭独自一人上了黑风山。

他提着钢鞭在山上寻找了大半夜,也未发现怪兽,心中一阵犯疑:这山上哪有什么怪兽,莫非是那宋金刚有意骗我不成?

就在他刚要下山之时,忽听得“希律律”一声嘶叫,在一片密林之中跑出一物。

怪兽出现了!

等怪兽到了跟前,尉迟恭定睛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这所谓的怪兽不过是一匹野马。

但见这匹马格外的高大雄壮,遍体乌黑,如同墨染,只有马脖子下面有一片圆盘似的白毛,形状如同三秋古月。根据马书上记载,这种马有个名称,叫做“乌云抱月驹”。

尉迟恭虽然不知道此马的名称,但一看这马的身形体态,就知道是一匹上等的龙驹。他心中大喜,跑过去就要骑乘。

哪知这匹马凶猛刚烈,野性十足,摇头摆尾,连踢带咬,根本就不让尉迟恭近身。

尉迟恭越发喜爱,他与这匹马纠缠了良久,终于降服了此马。

此时天已大亮,尉迟恭本想骑着这匹抱月驹回定阳州去复命,结果却认错了路,误走宋家庄。

宋家庄就是宋金刚他们的庄院。

误走宋家庄本来也不打紧,谁知二庄主宋金玉见尉迟恭骑着一匹宝马,起了贪心,非要给霸占了。

尉迟恭能给他吗?结果言语不合,两人动手了。

宋金玉那两下子怎么跟尉迟恭比?没过十个回合,宋金玉被尉迟恭打死了。

宋金玉一死,他的乌金荷叶盔、镔铁连环甲、龟背鼍龙枪,都归尉迟恭了。

这多好,尉迟恭夜上黑风山,得了乌云抱月驹,误走宋家庄,又得了盔甲长枪,如此一来,装备齐全了。

尉迟恭降服了“怪兽”,宋金玉又死了,这样一来,定阳军的前部正印先锋官非尉迟恭莫属了。

定阳王刘武周、军师刘文静、先锋官尉迟恭三人都挺高兴。

他们仨是高兴了,可把元帅宋金刚给气坏了!

宋金刚为了给兄弟宋金玉报仇,开始想方设法的找尉迟恭麻烦,就想抓他个一朝之错,置他于死地。

嘿嘿,结果适得其反。

在宋金刚的逼迫之下,尉迟恭发挥出了超强的战斗力。

他率领着定阳军先锋营,硬是创下了“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辉煌战绩。

唐兵唐将一听到“尉迟恭”这三个字,无不望风而逃。

不几日,定阳军就杀到了太原城下,四下里一合围,来了个兵困太原城!

消息传到长安城以后,唐高祖李渊大吃一惊,这还了得,太原可千万不能有闪失啊!既然老大和老三这两个饭桶守不住太原,那就赶紧派前去解围。

是谁呀?秦王李世民啊。

此时的李世民正率领着瓦岗寨那一帮弟兄们四处征战呢,此时的大唐朝刚建国不久,很多地方还没有统一呢。

李世民接到圣旨以后,片刻不敢耽搁,赶紧带着大帅秦琼、军师徐茂公、先锋官程咬金,以及王君可、尤俊达等等诸将,挥师太原城。

太原城下一场大战,尉迟恭果然英勇,凭着胯下马掌中枪,再加上一条十三节水磨钢鞭,连败唐军十来员战将。

秦琼秦叔宝一看,非自己出马不可了。

结果秦琼跟尉迟恭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李世民有爱将癖,一看这尉迟恭如此勇猛,就有了收降此人之意。

后来决战美良川,秦琼和尉迟恭来了个“三鞭换两锏”,秦琼总算稍胜了尉迟恭半筹。

尉迟恭虽然输给了秦琼,但却不投降。

尉迟恭说的明白:定阳王刘武周待我不薄,想让我降唐,除非刘武周死了。

结果就因为尉迟恭这句看似表忠心的话,却把刘武周害死了。

为了使尉迟恭降唐,“小白猿”侯君集夜入定阳州,割下了刘武周的人头。

尉迟恭痛哭了一场,又提出来一个条件:想让我投降也行,除非李世民从我的钢鞭之下钻过去!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尉迟恭举起他那条十三节水磨钢鞭,让李世民从鞭下面走一趟。

这个可太难了,万一李世民走到跟前,你尉迟恭突然把鞭往下一落怎么办?那么大的秦王千岁还不让你给一鞭打死吗?

因此,唐营众将一口回绝:尉迟恭,你做梦去吧!

嘿,结果尉迟恭还真不是做梦,李世民同意了。他还真就在尉迟恭的鞭下走了一趟。

这段故事就叫“李世民钻鞭收敬德!”

如此一来,可把尉迟恭感动坏了,跪在李世民面前,眼泪哗哗的。

还别说,李世民钻鞭收敬德还真就收对了。

后来唐军攻打洛阳城的时候,李世民被“赤发灵官”单雄信追杀至月牙河御果园,要不是尉迟恭来了个单鞭夺槊,李世民非死在单雄信手里不可。

再往后,李世民在长安城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尉迟恭首当其冲,居功至伟。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尉迟恭的排名为什么远在秦琼之上,就因为秦琼是忠于李唐的,而尉迟恭则是忠于李世民的。

大家好,我是钦同古史,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背景:

话说唐高祖李渊继位之后,封皇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赫赫,在群众中的威望极高,李建成一度觉得这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向来皇子争储是历史常情,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他和三弟李元吉密谋,从后宫嫔妃开始,向唐高祖进谗言,同时集结党羽,并多次明里暗里计划杀害李世民,私下还打算策反尉迟恭等人。因为他们的谗言,唐高祖对李世民的猜忌日益渐深。这就给本来心里就有争储心意的李世民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

李建成他们日盛,尉迟恭等人都力劝李世民要有所行动。李世民称手足相残实在有违道德,但在群臣们的极力劝阻下,最终终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所以在外表来看,李世民占据着正当理由。

大家看,玄武门值班,秦叔宝出现过吗?没有。那么,既然秦叔宝当时是李世营的,他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协助李世民进行宣武门之变?

这要从秦叔宝这人的人格魅力分析起来。

秦叔宝,又叫秦琼,是个侠肝义胆的仗义之士,黑白两道敬佩他的人物数不胜数,李渊当时送镖被劫,也是多亏了秦叔宝仗义出手相救。他因李渊的顺应民心性才归顺了大唐,在他心底,有一套道德准则。据说玄武门期间,李世民知道虽然他有着正当的理由,但按照秦叔宝的秉性,他不会参与这种手足相残的夺嫡事件,而自己又必须考虑万一失败家属的安全,所以派遣秦叔宝保护家眷。

所以,根据李世民的这一考虑,且不提当年李渊因为将李建成按照政治家来培养,不曾将秦叔宝分配与他,即使分配了,按照秦叔宝的秉性,和李建成挑明在先的这个原因,秦叔宝也不一定就会帮助李建成。

历史,其实实在没有多少假如。有些时候,是一种轮回中冥冥中的注定。

杜如晦,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器重的宰相,和房玄龄并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提到房、杜二人,人们最熟悉的典故就是“房谋杜断”,说的是房玄龄鬼点子多,善于谋划,而杜如晦善于决策,敢于拍板,二人合作无间,为后人称颂。

但是,史书并没有记载杜如晦到底做了哪些贡献,只是一味地夸赞他厉害,究竟厉害在何处,没人知道。这就奇怪了,这杜如晦怕不是被吹出来的吧?他到底有没有这个实力?想知道如何,且看本期人物解读。

杜如晦是个聪明人,在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就是预备干部,还被当时人事一把手、吏部尚书高孝基看中。但是隋朝用人讲究个身份地位,杜如晦虽然祖上很显赫,曾是北魏、北周的将军,但是家运不济,他们家的官越做越小,到了杜如晦父亲这代,就已经是个长史了。

而杜如晦能成为后备干部,是全凭自己本事考中的。没有背景,所以高孝基也只是给他个芝麻小官,让他当了滏阳县尉,就是个县里的治安大队队长。这让杜如晦很气愤,干脆罢官不干了。

杜如晦辞官后不久,唐高祖李渊平定了京都。经过好友房玄龄的介绍,杜如晦成了李世民麾下的谋臣。其实当时李世民并没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