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味儿都去哪了 [复制链接]

1#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年俗年味时逢年底,很多人都感叹,现在的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尤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对于过年的今昔对比,更加觉得幸福有余而年味儿不足,而孩子们则因为现实的生活丰足和没有传统的年的印象,更是不知道过年的意义和特殊性何在。而年味儿大多是通过一系列的年俗来体现的,不得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年俗的演变和淡出是年味儿不浓的一个主要原因。这里,梅河口诗词俱乐部的朋友们用韵律吟咏年俗的形式与您一起寻找年味儿。。。。。

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其实,“过了腊八就是年”,从农历腊月十五开始,过年正式拉开序幕,到次年的正月十五,过年才接近尾声。

*娟

年俗

腊日粥香暖胃肠,

小年报喜灶君忙。

迎新除旧齐参战,

韵味关东送吉祥。

腊八粥

最喜年前那碗香,

精挑五谷配砂糖。

桂圆大枣融其内,

慢火研熬暖胃肠。

宣守玉

小年

沐浴除尘置酒花,

红炉台上敬香茶。

此生但做安心事,

祭灶何须甜麦芽?

正月初五

鞭响黎明驱五穷,

鲜香玉饺巧玲珑。

杜康饮罢从头越,

经业兴家火正红。

注: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黎明即起,放鞭炮、吃水饺、喝酒,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破五”也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

王丽丽

除夕

烟花爆竹绽繁华,

美酒佳肴醉万家。

才忆旧年听故事,

又圆新梦绮如霞。

高洪波

话年俗

喜庆窗花对子红,

挂钱福字又灯笼。

年年岁岁皆如是,

富贵贫穷各不同。

玉石

灶神(新韵)

遵循圣意灶厨间,

火烤烟熏职业难。

填口麦糖乘雾返,

凡尘目睹岂能瞒。

王文凤

年俗

剪花帖罢试新衣,

慢缓秋梨信息飞。

守岁放鞭钟一响,

接神纳福贺春归。

郝静

除尘

时逢廿四扫尘忙,

笤帚长竿舞院堂。

除却经年烦恼事,

不留明日话沧桑。

戚术诠

腊月二十三

农家此日少闲人,

置办佳肴送灶神。

为使迎年心敞亮,

皆拿笤帚扫灰尘。

守岁

烟花次第绽缤纷,

亦叹流光亦盼春。

户户烹香年夜饭,

阖家围坐享天伦。

拜年

诸多习俗渐难寻,

礼数承传犹暖心。

好友亲朋相问候,

一声祝福抵千金。

白万金

祭灶

火燎烟熏满一年,

麦糖抿嘴送回天。

陈情述职归来夜,

户户迎新处处欢。

王丽珠

年前祭祖

纸灰燃尽雪纷纷,

祭祀杯盘落满尘。

松立风中寒数载,

替吾日夜守先人。

腊八粥

小炉煮粥正相当,

一碗盛来七彩光。

五谷连同星月烩,

个中滋味品来香。

小年有题

零星鞭响笑声频,

雪映长街气象新。

尚有人家还祭灶,

喜歌唱罢渐听春。

腊月二十九日

贴罢窗花摆酒樽,

桃符红映一庭新。

心怀早已腾干净,

只待良时接纳春。

除夕

红灯白雪衬新桃,

子夜钟声彻九霄。

倾刻一年沉作史,

烟花再度引春潮。

姜华

腊八粥

儿时最忆北风强,

腊八天寒粥暖肠。

一把高粱三把米,

几枚小枣半匙糖。

清贫难得桂圆顾,

稀少还需红豆帮。

虽是年关犹觉喜,

稀稠皆为阖家康。

二十三祭灶王

灶台偶见麦芽糖,

悄趁无人偷试尝。

忽听门声忙抿嘴,

装模作样把头扬。

二十四扫尘日

送走灶王巧妇忙,

掸尘净室洗衣裳。

孩童前往帮攒土,

小脸涂猫胡子长。

二十五磨豆腐

煮豆燃萁烟外寒,

过包声细恐惊鼾。

辛劳一岁期添福,

不计清贫忘鬓残。

张子峰

年俗扫房子

除尘洗濯贴窗花,

晨起忙乎至落霞。

斗柄东回辞旧岁,

春风先到洁馨家。

丽艳

除夕

佑户新桃透雪红,

春风潜入万家曈。

团圆饺子蒸蒸上,

心底歌声喜乐融。

何新红

腊八粥

腊日寒冬米粥香,

桂圆五谷煮情长。

慢调文火丰年景,

欢乐祥和驻梦乡。

王月茹

年俗三首

杀年猪

腊月天天盼过年,

肥猪肉嫩诱垂涎。

平常只有淹咸菜,

今日头蹄碗里全。

初夕不关灯

岁除整夜不关灯,

照亮来年好运程。

鬼怪妖魔无处躲,

平安顺利日东升。

点爆竹放烟花

声声爆竹冲天响,

辞旧迎新喜气扬。

飞舞彩花星做伴,

霓虹闪烁夜空祥。

王海梅

腊八节

腊月粥熬五谷香

天寒最爱暖身汤

担忧地冻颌生恙

入口唏嘘不待凉

除夕守岁

鞭鸣过后饺子鲜

宴罢除夕夜不眠

喜待三更牵两岁

欣迎半夜变双年

单久田

童年的年

烧酒猪头供祖先,

虔诚顶礼注香燃。

提灯踏雪秧歌舞,

爆竹惊春过大年。

王彬

写对联

万户迎新岁,

裁红写对联。

摘章寻瑞句,

祈福喚丰年。

李明富

送灶王

隹肴醇酒果蔬鮮,

恭请神君速返天。

玉帝面前多好话,

胸怀善报定丰年。

于学克

上坟

踏雪寻无路,

风寒火暖身。

鸣鞭惊野雉,

叩首慰先人。

写春联

顽童灯下研金墨,

祖母裁红折格清。

老父铺毫龙凤舞,

明朝靓对映天睛。

刘会成

腊八

民风古俗载千秋,雪舞新年好兆头。

一碗粥香迎腊日,祈天敬地佑丰收。

祭灶

奉祈一载未能忘,请出神龛吃灶糖。

但愿君前言好事,人间百姓享安康。

除尘

民风旧俗世相循,每近年关便扫尘。

晦气烦忧皆逐弃,一身清净好迎春。

贴门神

看门护院数千年,协力齐心不落单。

威镇妖邪难作祟,阖家日夜得平安。

贴春联

妙语心言贴上门,摊开福字恰盈新。

火红一片昭祥瑞,爆竹声声又是春。

王宝贤

二十七杀年鸡

残冬廿七下厨房,

釜底添薪恐水凉。

彩凤明朝难报晓,

只求岁岁少饥荒。

除尘(新韵)

弃笺折帽帕遮面,

清垢掸尘蛛网除。

几净窗明心似焕,

布新除旧纳祥福。

张小昌

腊八粥

八宝无非粗杂粮,

亲调美味不包装。

熬浓岁月任风逝,

回首依然那碗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