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驾游河南,曾被慈禧赐封百万显赫一时的巨 [复制链接]

1#
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

Hi!可爱的粉丝们,你们好吗?《自驾游中国》的第23篇游记:河南康百万庄园,20年7月17日。

1慈禧赐封“百万”

曾几何时,张百万、李百万这种土豪气爆棚的名字是我们吐槽的对象,“百万”是暴发户的代名词,一度备受诟病。

却不知历史上,原来早早就有一家御赐的,而且并不是赐给一个人,乃是河洛康家的封号,是一个家族的荣誉。

赐号来自慈禧,我觉得故事本身非常耐人寻味,在一个权倾天下的老妇人最倒霉、最落魄、最丢人现眼的时刻,见证了京外最富之人的豪阔,赐封“百万”。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于次年逃离北京前往西安,后又返京,路过巩义康店镇时,“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柜“康鸿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资一百万银两,慈禧太后感慨:“没成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并赐其为“康百万”的封号,“康百万”成了“康氏家族”的统称,康家的庄园便成了康百万庄园。

换了我是当时的康老头,可能要活活吓死,太后话里的酸味怕是比老陈醋都足了。可是康家偏偏还真就没事,反而喜滋滋的把这顶大帽子打造成了一顶桂冠,戴在头上招摇过市。

其中定有原委,可惜无从得知。

2康家祖训:有余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兴起,显赫,没落。见证了这座曾经是繁华港口城市的兴衰荣辱。

庄园曾经很大,但是如今只有部分遗存并开放,剩下的只能通过地图去想象,如果细细的去品味每个区域,大概也需要三五小时。

整个庄园布局严谨,功能划分详细,可见当年康家的治家有方,很多楹联都蕴含为人处事、经商治世的道理,是整个庄园最点睛的部分。

大家族繁华了十几代而不衰,教育和理念是牢靠的基石。尤其是祖训格言:有余。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家训,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记得自驾云南时,在建水团山村,那里的祖训是:百忍;而到了朱家花园,则是:循规蹈矩。如今来到河南巩义,康家庄园就成了“有余”。

虽都是怕祖孙后代气盛惹祸,惹祸端于家族。但是明显有上下之分,张家一忍再忍,朱家不越雷池,而康家则是做人留一线就好,细细品味,应该是康家权势和财力远在张、朱两家之上的缘故吧?

3历史是个哈哈镜

有一个细节,让人又好笑又唏嘘。

有间房间展示了70年代为了宣传阶级斗争而制作的一批泥塑,其中康家子弟被塑造的獐头鼠目,嘴脸可憎,不是高举霸王鞭欺压佃户,就是逼着穷人卖儿卖女,几乎就是活阎王现世。

而如今,大量的故事在宣传康家如何在寿宴上烧毁众人欠条来宽免债务,如何协助国家度过难关,如何诚实经营,守法致富,康家又变成了“中原活财神”。

历史这个东西啊,都说以史为镜,奈何有时候照到了哈哈镜。

4游览的可惜

康百万庄园,要看的很慢才有意思,但是也有几点可惜。

首先:景区环境很干净,而且有些院落每间屋子都有功能介绍,房内陈列也都很有古韵,但是有些屋子空荡不堪不说,连当年的功用都懒得提上一句,难道这院子也有嫡出庶出之分?

最惨的当数服饰展那间屋子,不知为何貌似已经弃之不用,展品一眼假,衣物上的灰尘倒是仿佛刚出土的一般。

其二:南大院里最重要的两座建筑,丁字窑和五丈厅全都大门紧闭,而且没给出原因。

再次:当年一棵高大古树被毁,原因遮遮掩掩,不得而知。现在仿造一棵以示人,但是其仿造水平嘛?不如不造,不如不造啊。

活在当下

一院,二院,……,六院,这是直逼三宫六院的一所超级大宅,一院一院的走过,一屋一屋的看去,走出景区,回头再看。

真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朋,眼见他楼塌了……

世事难料,风水轮转,还是活在当下,最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